政大 / 會計系 / 大五

選擇企業實習,是為了訓練自己的做事能力,以及思考模式。然而到職僅三天,就發現許多以往輕忽的,卻間接成為我缺點的地方;例如不夠周全的思路,以及我愛問問題的個性。很興奮的發現自己僅在短短一周就能找到自己可以加強的方向,以及身處如此友善又鼓勵成長的工作環境。

First Week Shock:
在學校念書時,專業知識的課程中有整理的「課本」,有導讀,每個章節後還有結論加練習題,測驗學生的吸收程度。面對整理過後、有頭有尾的的企業個案,輔以個 案討論時老師的引導,往往以為當個案唸得滾瓜爛熟,上課討論時踴躍發言就代表裡面的精隨已被自己吸收,覺得自己的分析能力還挺不賴,思考可以多面向,面對 個案後面的討論問題可以有千百種想法。在看實習計畫中有「資料蒐集」這項也覺得自己應該可以駕輕就熟,大學裡寫報告找資料我最會了,不是嗎?

然而這其中的問題我卻沒發現,直到第一天實習時,我才赫然發現自己有點手足無措。驚慌失措的主因不是因為不熟悉(它是次要原因),而是「然後呢?題目呢?方 向呢?我要追求的是什麼?」因此我才問了,做這項報告的終極目標是什麼;得到的回應洋洋灑灑,聽得有些頭昏腦脹,記起來的同時心中那句『我的天啊』更言猶 在耳。發現自己居然變相依賴「題目」,讓我既震驚又慶幸,震驚原來我的思考模式少了這塊;慶幸我提早發現,而非等到以後手上拿到第一個案子時才發覺。

另外,問問題是我認為一個很好的訓練批判性思考的方式,背後的意義除了表示我有認真聽,還代表了我是在腦袋有動的情形下認真聽。應好好思考問問題的「態度」 與「時機」,在提問或評論時加一點同理心。現在身處這個成長不等人的環境,若這點成為讓我覆舟的水真是不值得;更藉由提醒,讓我確信選擇這裡是對的,因為 我相信在過去也曾在不對時間點提了不恰當的問題或評論,只是沒人提醒罷了。

Future Expectation:
學校課程訓練的是「找答案、分析答案」的能力。基於即將邁入人生的下個階段,我知道這樣還不夠,期望在實習中多加強訓練「找問題」的能力。面對一項計畫,不再過於依賴他人的指示,能更獨立的從現況中找到基本架構,在問「為什麼、如何…」時能從更多面向來抽絲剝繭。

l  具體作法:
(1) 每周準備digitimes簡報時,除整理新聞概要,還要從中問自己問題,以假設為第一次碰到這則消息的角度分析與補充。記錄問題,並於簡報時與實際提問 比較,檢討是否在思考時缺少了哪個方向;(2) 於未來的負責資料蒐集或「任務」,一頭栽入工作前先思考邏輯架構、準備的方向,記錄下來,適時尋求協助;若於日後遇到瓶頸也一併記錄下來,從中檢討是哪個 環節出了問題。
另外則是更有效的時間管理,進而提升我的做事效率及速度。工作不比學校報告,沒有時間讓我慢慢摸;期許自己能找出在蒐集資料前思考的盲點,快速的抓到問題,及切入方向。對於不熟悉的內容,也能快速的建立基礎知識,在將資訊有系統的分類組織。

l  具體作法:
(1) 運用前項整理的工作架構筆記,妥善安排架構中任務清單的處理順序;(2) 利用已安排好處理次序的工作清單,找出優先的事項,在頭腦最清醒的時候處理,例如剛到公司及午休後的前2/3的時間,而不會漫無目的,在一個工作時段快結 束時還未有足夠的產出;(3) 閱讀相關網站時,勤做摘要筆記,不要想說等一下再一起統整。

Contribution, to Yotta-Labs and myself:
實習有許多階段,愈來愈難,面對的挑戰老實說即使知道大概會發生什麼事也不是很清楚我可以如何應對,一如我與資料蒐集打交道的過程。期望自己在未來三個月能在前輩們的指點下快速學習,準確、有效率地完成所交辦的任務,並能主動協助額外的事務。
未來幾十年的工作生涯面對未來的機會也不會像現在一般,在眼前攤開來,明確說明接下來要面對的是什麼,除了加強自己的軟硬實力,也期望自己能更了解科技業, 接觸不同產業的消息,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當個insider。若在三個月後達成預期目標,會對自己說:很高興自己有吸收到期望的養分,未來再接再厲! 

 

億霈科技企業實習計畫(C.I.P) 部落格
http://yottalabscip.pixnet.net/blog

arrow
arrow

    YottaLabsCI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