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因與動機
我是在2010年的二月底來到億霈的吧!那是研究生生活的第二學期的開始,我覺得那時的生活有點散漫,或許是研究上的瓶頸,又或是研究室環境的氣氛,我覺得失去了一些生活的緊張感;相對於入學前在鴻海工讀期間的規律生活,那時顯得相當沒有效率,我想,是時候做個改變了,因此在經過一些搜尋及面試後,我就選擇了工作內容我最喜歡以及離學校最近的億霈。
二、工作內容與學習心得
我的研究方向是CMOS RFIC(射頻積體電路),因而公司讓我做的是與類比IC比較相關的工作;當然,兩者是不太一樣的電路,考量的方式以及使用的工具也有一些差別,我很感謝公司給我時間學習一種新的工具,也給我時間去了解類比電路的整個設計流程;我的第一個電路是 Levelshifter,功能為在有限延遲的情況下改變信號的振幅大小,設計的重點在功耗,速度,穩定度上做取捨;而我的電路架構也很明確,是經過時間的檢驗,在使用上最穩定的電路;因此我的工作就是將這個電路架構實現在公司的製程上;在這過程中,我花了許多時間去了解製程,因為對MOS的基本原理不夠了解,而在佈局上吃了一些苦頭,我很感謝公司的環境讓我有時間去閱讀製程資料以及基本的原理。
接下來的電路是一個delta sigma ADC,對我而言,這是一個很大的系統,因此我需要考慮的參數變得很多,因此我需要去找到有系統的方法,所以我花了很多時間去摸索;第一步是讀課本,不過我很快就放棄了,裡面有太多參數是我不知道的,而且他使用的控制系統的解釋方法對我而言不太友善;接下我找了一些期刊論文來閱讀,這讓我稍微知道ADC發展的狀況,以及他大概的規格在哪裡,不過這樣依舊見樹不見林,我不知道完整的架構;所以後來我找了陳信樹教授的高等類比積體電路的課程講義,開始完整的了解他每一個參數的意義,不過這樣讀下去實在太花時間了,因此我在大概了解元件的功能後,就想動手了;我選擇從運算放大器動手,因為這是ADC當中每個元件的最基本單元,所以我開始閱讀有關運算放大器的論文及講義,在了解許多不同架構的電路,我選擇了目前最夯的架構來設計,當然,這是因為他的功能在許多架構中是比較容易實現的;不過在設計時,我發現有些地方怪怪的,因為我不知道我的電路的完整規格,因此,我又必須再從系統的角度去著手了,了解系統,模擬,來得到我每一個元件的規格;看來,不管要完成什麼事情,想偷雞總要蝕把米的。
三、收穫與改變
基本上,這裡真的是個不錯的環境,從椅子,桌子,窗戶到有生命的同事們都蠻不錯的,而且這是我目前生活的環境中女生最多的地方了,在這種充滿活力的環境下,一定可以成長的吧!除了工作上的學習以外,同事間的交流也是很有趣的,讓我除了學校的生活外,由同事的一些生活經驗,可以解決我一些生活上的疑惑和問題;生活是累積的,改變是緩慢的,就如同我一開始的目標,我的生活變得更為規律,有比較貼近社會的生活;我想這就是我的收穫吧!
億霈科技企業實習計畫(C.I.P) 部落格
http://yottalabscip.pixnet.net/blog
留言列表